班干部選舉,好朋友沒有給我投票
——論孩子人際交往中的危機處理
作者 |張明玲
都說養(yǎng)兒難,其實育兒更難。在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中,孩子十分容易迷失方向,在“是”與“非”的岔路口徘徊。
比如說二年級的孩子,別看他們年紀小,把朋友之間的情誼看得可是特別重。學校的活動、班干部選舉,他們特別希望自己的好朋友站在自己一邊,能夠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
的成功與快樂。
但是,總會有事與愿違的時候,當“班干部選舉,好朋友沒有給我投票”時,我們該怎樣為自己的孩子做心理疏導呢?該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友誼呢?
相信,大多數(shù)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,在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岔路口,正確引導是多么的重要——孩子品格的塑造遠比知識能力培養(yǎng)更重要。
遇到這種問題,作為家長,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。
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是孩子以后行為的典范。孩子能把學校里不愉快的事告訴給你,說明他沒把你當外人,你應該感到高興。
這時,我們要孩子平心靜氣地認真分析朋友沒投票給自己的原因:也許是自己還不夠優(yōu)秀,沒有達到競選班委的能力;也許朋友認為,成為班干部操心太多,會讓我們身心疲
憊……總之,打開孩子的心結,告訴他“君子之交淡如水;小人之交甘若醴”的道理。
其次,教會孩子把握正確的交友原則。
“朋友朋友”三五成群只為“朋”,而無功無利,開心時與你一起分享,困難時拉你一把則為“友”。交朋友不是為利用,不是為索取而是因為愛,在彼此沒有任何利益情況
下,還能真誠交往才是真正的好朋友。
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:
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,但要獲得真正的友誼并不容易,它需要用忠誠去播種,用熱情去澆灌,用原則去培養(yǎng)。
《伯牙鼓琴》的故事家喻戶曉:
春秋時期,俞伯牙是當時最善彈琴的人,但終日彈琴無人賞識。一日,遇到鐘子期,子期聽到伯牙的琴聲,激越之處,便說浩浩乎志在高山;當聽到琴聲回轉千疊處,便說蕩蕩
乎志在流水。二人于是成為莫逆之交。后來子期因病而死,伯牙悲嘆沒有了知音,便摔掉他珍愛的琴,再不彈琴。
可見,誠摯的友誼是多么的珍貴??!孩子的每一步成長,都需要家長的努力,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更是一門奇妙的藝術。只要我們做父母的重視它,設法與孩子無話不說,相
互信賴,相信咱們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。
成長袋
兒童的同伴交往是兒童形成和發(fā)展個性特點,社會行為,價值觀和態(tài)度的一個獨特和主要的方式。和幼兒相比,小學兒童相互交往的頻率更多,共同參加的社會活動也進一步增
加。
小學兒童的同伴交往的一個主要特點是開始建立友誼,并對友誼這種人際關系有不斷發(fā)展的認識。
友誼是兒童安全感或社會支持的重要源泉,在人際交往中可以減輕兒童的情感壓力和應對反應。友誼的質(zhì)量影響兒童的適應和發(fā)展。